正文法师纪念像
铁佛寺位于陕西省乾县境内的清凉山麓。相传汉朝峙清凉山上曾有一座清凉寺,僧众千馀,规模宏大,至万历年间毁于火焚,唯余铁佛一尊。后人移铁佛于清凉山脚,并建铁佛寺以供祀之。现寺中仍保存有直径807厘米的柱底石。由此可以想见铁佛寺当年之盛。铁佛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精美、壮丽。不仅具有佛教的特征,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部分。
《大藏经》
陕西乾县铁佛寺,位于成北八公里,紧邻古丝绸路。北靠振翅欲飞之五峰山,南对高僧辈出之终南山,东临唐朝太宗之昭陵,西接武皇则天之乾陵,更有关中名刹--法门寺,登高能望。此地夏不炎热,冬不寒冷,四时胜景迥然有异。 案“县志”所传,铁佛寺创建于隋末,位于清凉山上故初名清凉寺。香火盛时,常聚千僧。到明成历年凌晨,曾铸铁佛一尊,后寺毁于大火,仅存铁佛,遂移本处,重构殿阁,并易名铁佛寺,久经沧桑,建国后尚余铁佛孤身。到1958年大炼钢铁时,铁佛则献身矣! 寺中珍藏《大藏经》两部,其他佛教书籍四万馀册,面向国流通。有常住僧十馀人。 据《乾徽遗稿》载,县城北清凉山于隋末建清凉寺。有了空、了常、了喜、了澈四位和尚住持之,大兴象教,缁徒云集,今有画像在焉,不著作姓氏,衣带当风,栩栩如生,佛像金色,生气远出。明万历年间,寺院毁于火灾,仅余3.2米高铁佛铸像一尊,众僧移请铁佛下山,并于清凉山东南麓构地供奉,其地即古丝绸路驿站之遗址也,因铁佛像而更名为铁佛寺。之后,来于此地的迁徙和逃荒者陆续依寺结茅而住,村子由寺而得名,故名铁佛村。使铁佛寺发展为人数众多的自然村。 民国年间,拆寺兴学,大部分殿宇被毁,解放后仅存的一座大殿也在宗教改革时期被毁,闻名于当地的铁佛铸像,1958年被毁于钢铁冶炼,仅余三尊佛像和三十轴水陆布缯,以历史文物名义收藏于县文化馆和乾陵博物馆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当地信众礼聘1941年出家,受戒于北京广济寺,曾任京川陕各大寺院住持监院的山西太原籍僧人正文大和尚住持重兴。 1985年,正文长老与当地领导多方协商周密规划,确定在原址上北延东扩,承蒙各级领导支持各界人士资助贰佰肆拾多万元重修铁佛寺。1992年请铁佛像一尊,于1995年建成大殿(铁佛殿)供奉,使铁佛寺名副其实,恢复其本来面貌。如今铁佛寺占地三十馀亩,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铁佛殿、藏经楼、法堂、伽蓝殿、祖师堂、斋堂、两层东西厢房(僧寮)、东西方丈室、流通处等建筑,布局紧凑,建造精巧,已成远近闻名的弘法清修的净土道场。总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20余亩,构筑古朴,雄伟壮观,典雅。现藏新修《大正藏》、《中华大藏经》各一部,晨钟暮鼓,经声佛号、声闻遐迩,受度皈依者无数。 2000年,恩师正文老和尚舍报西归,寿扬法师继承老和尚的遗愿,担负起护持铁佛寺的重任。寿杨法师进一步制定寺院发展规划细则,绘制寺院建设蓝图,并始终致力于寺院和僧团建设,在寺院原有的基础上又先后建成了卧佛殿,地藏殿及观音殿和四周的景观回廊。同时在位于清凉山铁佛寺古遗址兴建了普通塔和塔院。根据寺院的布局做了相应的绿化工作。使铁佛寺成为一座清净而优雅的修行道场。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